之子的身份复燕,得到燕地响应,燕地多处发生暴乱。
燕国灭国不过两年多,元熙推行新政,笼络世家旧贵,百姓和部分世家都对大魏满意……可旧燕勋贵也有不少是被元熙打压的,多少人都想着回到燕国治下。
从前他们没那个力量,只能忍气吞声。如今高珩领着兵马来了,他们自然就可以煽动人响应。还有那些山匪流寇,这些年元熙派人四处剿匪,把他们撵得都无处可躲,别说打家劫舍了,窝在山里头都不敢冒。这下有了机会,能不趁机掺一脚么?
粗略看了一遍,高怀瑜眸中难免有些歉意:“是老师旧部……”
“要镇压倒也容易。”元熙叹口气。
燕军在这两年的改制中,已经被逐渐打散分解,重新整编,就算霍飞那几个旧部在,也不可能跟当年一样一呼百应。能闹事的那些人,真不可能跟正规军队比。元熙留了天钺军在燕地,要收拾他们轻而易举。
只是想反魏复燕的势力一旦闹起来,就很容易没完没了……
作者有话要说:
萧淙:?强迫人当男宠被报复的人竟是我自己。
元熙:笑死!
你难道还想让怀瑜去色诱高珩?
萧淙给高珩的三万精兵, 根本不知道自己为何要突然北上。
然而军队就是要听令,谁会去问为什么。高珩又如此得萧淙信任,下面的军官自然是高珩说什么就做什么, 都以为这是萧淙的意思。
等到了燕地,高珩打出复燕旗号, 想走也晚了。
三万精兵, 又不是个个都对萧淙死心塌地。高珩处理了几个将官,没有他们带头,下面的人根本不可能闹起来。
底层士兵根本不会在意头领是谁,谁卖命不是为了自己, 能捞到好处都行。他们看风向不对还会跑了当逃兵,怎么可能因为现在领军的人好像背叛了大陈新君, 就要闹事?
也有人想跑,害怕高珩实力不足, 跟着他下场不会好。担着个叛军的名头,以后不知被哪路勤王军杀了。可一有逃跑的, 就被高珩抓住了斩首示众,几次下来也没人敢跑了。
之后驻守燕地的魏军察觉到高珩行军, 已经戒备,却没有发现燕地异动。高珩与联系到的霍飞旧部里应外合, 突然发难。魏军猝不及防, 沣州被夺,魏军只能暂时退守江邑,接着各地暴乱,将领不敢擅动, 还在等玉京那边议出个结果来。
而进入沣州城后, 高珩故意纵容燕军劫掠, 沣州城不过数日便满目疮痍。
一开始只是士兵挨家挨户索要财物,可燕军那么多的人,老百姓家中哪里有那么多东西能给?不过一天,每家每户的买命钱都用了个干净,没有能给的了。
后来的士兵要不到钱财,自然不高兴,也不相信老百姓没钱没物的说辞,开始武力威逼,甚至直接入门强抢。大家都在抢,不赶快跟着抢,可能连口汤都轮不到喝了。
一来二去,逐渐从威胁索要,演变成了烧杀抢掠。
谢文心根本不敢离开军营,城中处处血流成河,她一个从和平国度穿越来的人哪里见过这种场面。
不远处一阵喧哗,又是一队士兵劫掠归来,手里大包小包全是抢来的财物,铠甲上还有刚刚干涸的血迹。收获如此丰富,不知道又是杀了多少人。
屠城。
高珩没有下令杀人,可沣州城已经死了一半的人,士兵们举刀屠城。
虽然原文里谢文心也根据史实写了高珩屠城,可她重点是在写黑化发疯的美强惨多带感多惹人疼,她可没管被屠的那些人如何。
直到现在,她才第一次发现这两个字到底有多沉重。
“陛下……士兵在城中大肆劫掠,这样下去,恐怕会激起民愤……”谢文心实在忍不住了,转头向高珩谏言,“还是……约束一下士卒吧,否则……若是城中百姓聚集反抗……”
“不让他们劫掠,他们会跟着朕么?”高珩打断了她,淡淡道,“对于他们而言,整座沣州城都是他们的战利品。没有这些奖赏,他们为何要为朕卖命……他们拿命攻城,身上伤了,同伴死了,如今终于得胜,却什么也得不到,换了是你,你还会愿意继续在战场上拼命么?他们也不是全然效忠于朕,若不给些甜头,他们何必跟着朕。”
“我……”谢文心愣了愣。
“民愤……城中这些人手无寸铁,再愤怒又能如何?”高珩忽地冷笑,“没有这些奖励,军中便会生变。是穿甲持械的燕军可怕,还是这些有民愤的百姓可怕?况且,这些本就是他们应得的。当兵打仗,为的不就是得胜之后,能劫掠一番,回去好养活一家人么。”
谢文心惊得说不出话来。
沣州的百姓是人,难道燕军的士兵就不是人了?燕军士兵惨死的难道还少吗?这年代当兵的不都是拿命去养家糊口,哪个士兵家中没有老儿,就指着每次打仗能得到些财物送回家中。
只能怪这乱世……若无战争,大家安安心心在家种田,又哪里来那么多人间惨剧。